8月6日发生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的级地震,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按震级来说,级地震属于中等偏上规模,一般情况下这种地震所引发的破坏力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此次地震发生的同时,在北京、江苏、安徽等多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明显的震感。很多网友感到纳闷了,为何这种规模的地震,地震波会传播得那么远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媒体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希望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位专家的职务和姓名,这里就不点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搜一搜。
(资料图片)
这位专家解释说,这次地震是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地震发生的华北平原地区不属于明显地震带。可以看出,这位专家首先的观点,即山东平原县及周边区域的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没有明显的地震带,因此地质活动应该属于不太活跃的类型。
然后,这位专家又接着解释说,之所以很远的地方人们都感受到震感,主要原因与地震发生在凌晨有关,“大部分人都处于睡眠状态,如果不是深度睡眠,人被摇醒之后感觉会更明显。如果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工作,可能就不一定会感觉到”。
不知道大家认为这位专家的解释合理不?反正笔者并不完全认同。正因为地震发生在深夜,更不容易被感觉到才对,因为平原县发生地震的时间,为凌晨两点半左右,这个时候正是人们深度睡眠的时间,对于比较轻微的地震应该很难感觉到才是。所以,笔者认为,平原县此次地震之所以能传播得那么远,应该与华北平原的地质构造有关。
从构造背景来看,华北平原是华北地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它的基底形成于太古宙和元古宙,盖层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影响。在燕山运动期间,华北地台整体抬升,形成了许多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这些构造在后来的新构造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改变。
在新生代时期,华北平原的构造运动非常活跃。其中,断块作用是主要的构造形式,它导致了平原内地貌的多样性和变化。在古近纪时期,华北平原形成了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和构造应力有关。到了新近纪和第四纪时期,沉积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了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
此外,河流侵蚀和沉积也对华北平原的地貌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流经华北平原,这些河流的流速慢,含沙量大,导致了大量的沉积和地貌塑造。这些河流的流域内的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漫滩等。
因此,华北平原是一个由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地貌区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华北平原现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华北平原共分四个地震带,分别为:
郯城-营口地震带:这个地震带位于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这个地震带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近年来也曾发生过有感地震。
华北平原地震带:这个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这个地震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该地震带包括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宁夏五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山东、辽宁、甘肃等省份的局部地区。
银川-河套地震带:这个地震带位于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的部分地区。这个地震带紧靠华北平原西部,如果这个区域发生地震,那么华北平原也会受到“牵连”。
地震波能够传播多远,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区域(或者较大尺度的区域)的地质特征,这里的因素主要包括:
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越大,地震波传播的距离就越远。这是因为震级和震源深度决定了地震波的能量大小和传播速度。
地壳结构和地质构造:地壳的结构和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传播有重要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遇到不同的地质层和断裂带,这些地质层的性质和断裂带的走向都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方向。
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有多种类型,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等。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上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纵波传播速度较快,但能量较低;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能量较高;面波传播速度最慢,但能量最大。
地下水文和地表地貌:地下水文和地表地貌也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距离。地下水位和水压的变化、地表土壤的松紧程度和地形起伏等都会对地震波的传播产生影响。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地震波的传播方向也会影响其传播距离。在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向四面八方传播,但不同方向的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此次山东平原地震,虽然震级不算太高,但是由于华北平原内部的断裂带相对不多,总体上可以算作一个整体,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衰减,要比断裂带密布的区域低很多,因此,距离震中300多公里的北京等地都有震感,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