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从中高考作文入手 随便聊聊
2023-06-22 08:07:32    哔哩哔哩

看了眼今年的高考作文,终于没有“有人认为…有人认为...”的上海作文标准格式了,直截了当的问你的认识和思考;再看眼今年的中考作文,倒还是一贯的上海出卷风格。

提起作文,不得不说我小学时候的美好回忆了:当时母亲工作忙,给我找了个学校托管的老师。当时写一篇看图说话,语文老师课上说“这个是煮面条”,但晚上去托管的时候,老师说煮面条对小朋友太复杂了,应该是吃饼干。等到晚上回家,母亲打电话给同学,问清楚了,才算结束。

后来我们都知道,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问的不是“你”的认识和思考,而是“你想给阅卷老师看到的”认识和思考,所谓的煮面条也好,吃饼干也罢,其实都是为了考试。为了考高分,真实性和合理性从来都是次要的,追求“你的认识和思考”,做到知行合一就显得很笨,一切符合考试规范即可。


【资料图】

可惜,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上次写应试作文,也已是两年前的夏天了,每年我仍会看看作文题目,想想按照当时教的技巧,怎么去写应试作文;而换了我自己的文风,又要怎么写文章。分数的高低是一眼可见的。不知幸或否,吞下知心合一败果的我早已离开了那个环境,再也没有可以约束我写作的桎梏了。离开了为了高低的那个开场,我的笔可以去探索自己想要的未知,在过程和结论中得到自己的会心。

那,为什么人会去探索未知?

熟悉我的、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大抵都知道,我常年有买课的习惯。除了《得到》上熊逸大师的付费课,我当然还有免费的课。那便是陈丹青老师的《局部》。

作为学生,丹青老师在国内的争议,我无暇亦无心了解。只知在课程中,丹青老师流露出对那些画,那些雕塑的热爱,平生罕见。他让我们去看画的局部,去领略每个画家,无名或有名,在美术史掩盖之下的斑驳色彩。纵然我对绘画技法的领悟能力比大部分人更差,现在的科班大概也不会去学湿壁画的技法,但大都会博物馆和意大利的礼拜堂,已然进入了我的旅游清单。瞻仰原件一次,胜过看画册十次。

同样留在我心的,还有那句“所以认清艺术,总要两三代人才会醒来,而这种昏睡和醒来,不会停止。”

看画和对待生活,其实是一样的。人们从来都只关心自己想注意的局部,和自己无关的局部则无从关心。任岩中花树再婀娜多姿,见不到自比不上自家不开花的君子兰;任网络骂战狼烟四起,不关心则不如复习备考;任世上美女甚多,见不到则不如心上人半分。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局部拼凑起来的,对局部的熟悉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已知,对局部的不解则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未知。探寻未知,当然可以理解为“对未知的局部的好奇”,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必然性。这种熟悉和不解,正如昏睡和醒来一样,在人的一生中,反反复复,永不停止。

我和我的导师聊过很多次,他跟我说,长大不是用年龄来痕量的;后来我意识到,成年的年龄指标,只是管理学统计方法的“相对最优”,心智的成熟,则要看你在整体的天穹之下,看到了多少局部,又能否将这些局部审慎的考虑到每个可能,进而联系起来。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古代哲学家,还是开创欧洲现代科学的科学家,都没有真正的穷人。纵使是我现在还不能满足经济基础,都在努力获取知识,得幸已经满足这些条件的人自不必说。读书,是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来源之一,熊逸大师在最早的《熊逸书院》里和《熊逸说经典》里,都提过,他认为知识是相通的。“要想理解一个点,先要理解整个坐标系。”碍于世俗生活,我断然无法做到“理解整个坐标系,最好是把重要的原典一部部通读下来。”只能跪倒在知识的穹顶之下,听大师讲课。

他很早就讲古代婚姻了,婚姻二字,我们古文都背过,是男方父亲和女方父亲的统称。作为宗族统领的男性长辈,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财产,二字合一,就是财产重组。但我们大概不知道,最早的婚礼,要在黄昏的时候,静悄悄的办,因为婚姻意味着两家人的结合,意味着亲人的别离,意味着老人的逝去,这是何等痛苦的事啊!

现在人当然不会这样去思考这个问题,有些价值观的东西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早已流变。疫情刚放开的时候,婚恋市场不好,生育率不景气,但细细的去一问,某个最近的节日,酒店流水席订满了,全是要结婚的新人。

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在近些年,在我们这一代似乎被反复提起。与之同样被提起的,还有女权,男女对立等很多。这是极其敏感的话题,每当事端一起,总是免不了一场网络骂战。我想放眼到很多争端,其实我们都可以在貌似的二元对立之中,找到黑中的白,和白中的黑,究其原因,我想,大概仍是所关注局部不同。或者,“我们是鱼,混沌是我们的海洋”。

所以我很推崇八卦图,想不通就去看看,然后就想通了。

如果要问到我个人的婚姻观,其实受我母亲朋友圈一位罕见的高知影响很深。她说:“月收入三千有月收入三千的过法,月收入三万有月收入三万的过法。”这句话实在受益匪浅。这个时代,屡屡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动不动打官司闹离婚的。像陶渊明或者苏洵妻子那样能陪着家人,过穷日子甚至苦日子的,几乎都听不见。在浇筑起我自己的骄傲之塔之前,我不会急着去找另一半。

这些都是从我学的局部里来的。但我学的东西,也只是局部,更何况,这个局部,不一定有现实价值。

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价值是高度主观的。水是生命之源,却很便宜,钻石是碳分子的重构,却被炒到无价之宝。一个人在沙漠里快渴死了,拿好不容易找到的钻石去换水。人们拿着水来了,这人就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最后他只用一块钱就买到了水。可见供求关系也决定了主观价值的起伏。

正因为价值是高度主观的,所以才有了有用的价值和无用的价值。看看钻石和水,一般情况下,水代表的是有用的价值,而钻石,则是无用的价值,或者说,炫耀性消费。无论哪个价值,都是人们尝试证明自己已经满足“生活之欲”,而要努力实现“势力之欲”的体现。你当然可以认为我购买知识服务,看很多不一定和当下有关联的书这样做一个探究未知的局部的过程,都是在做炫耀性消费。也许不是,因为我仅仅像大师一样,对未知充满好奇;也许是,因为越是没用却昂贵的东西才越能展现人的价值。

答案是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些过程和结论之中,已经收获了自己的会心之乐,这也许就是知行合一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