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粮北运”变为“北粮南运”,河南熟了,天下富了
2023-05-31 22:39:59    顶端新闻

这几天,河南麦收成了全中国人都关心的大事。连绵的雨,下在中原大地金黄的麦地里,也下在广大农户和国人的心里。

河南的粮食特别是夏粮小麦的增产增收,对中国很重要,尤其是近些年。过去我们常说的一组数字是,河南小麦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1/4,每年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多亿斤,是全国排名第二的粮食净调出省份。这两天省里开会,说河南8500万亩麦田中有400万亩种子田,麦种产量38亿斤,占全国38%以上;为最大限度减少小麦霉变,正广泛动员各界力量保障夏粮抢收。


(相关资料图)

这是与阴雨天气赛跑,已经不再仅是河南和河南人的事了。

过去,常有南方来的朋友,会不解地问河南农业生产为什么会要那么多的政策和补贴,这和以米为主食的他们究竟有何关系?我会先笑着调侃近3000年来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母子关系”,然后以大历史的角度向他们讲述中国“粮食经济”的变迁:

粮食生产的丰歉和主产区的地域变迁,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左右一个又一个王朝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发展走向,甚至成为战争的发生缘起、定都的决策基础、大型工程的兴建依据和帝国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秦汉之间,供养帝国的大粮仓逐渐由汉中转移到大中原,河南由此变成人口增殖的主要涵养地;到了唐宋,“湖广熟,天下足”,南方广袤土地获得深度开发,迅速替代中原成了东方帝国的大粮仓,“南粮北运”自此长久贯通王朝经济的任督二脉。

但这种局面到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又发生了改变。近几十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蜕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城,人口激增,产业隆起,南方许多“鱼米之乡”的食品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求,已无法实现粮食自给。由于生产要素会按价格差跨地区流动,故河南所在的黄河流域、黑龙江所在的东北地区,就成了南方市场的主要供粮区。

这样一来,持续了1000多年的“南粮北运”,又彻底变成了“北粮南运”。

这将如何重塑中国政治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的区域布局,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答案不言自明。所以我在《黄河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不能缺席》一文中曾说,“放到大的视野中,黄河流域将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到新的发展水平,无论对历史还是对未来,对国家还是对民族,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黄河流域产业‘延续’甚至文化‘传承’的载体,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必须成为时代性发展主题”。

近几十年,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如前所述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由于具有原粮种植、饲料加工和畜禽养殖的成本优势,河南本土的食品加工业也逐渐获得了规模竞争优势:占全国市场份额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1/2的火腿肠,以及现在占全国市场份额1/3还多的辣条、4/5的酸辣粉、1/3的小面包,等等,“天下粮仓”之外,又获得了“国人餐桌”的美誉。

这都是市场分工和产业分化必然导致的结果。

国家不遗余力地倾斜政策,保的是“田间地头”最脆弱、最重要的“粮食安全”,保的是国人的口粮;溢出来的食品加工环节,则基本上交由市场——谁离市场近,谁能敏锐感知市场需求的具体变化,谁就在食品终端渠道具有发言权,进而反向控制食品供应链和加工链。很显然,近些年来,河南部分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没有像南方市场的同行那样以贴近市场需求的方式获得食品的创新收益和品牌溢价,反而因为生产环节的路径依赖,而逐渐将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业链拱手相让。

以粮食为基的白酒、饼干、面粉、面条等传统食品产业,以及面包、馍干等新兴的烘焙、休闲食品产业,本土品牌多经历过由辉煌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其市场目前基本上都被外来品牌替代和覆盖。这就不难理解,虽然河南食品产业的规模超万亿,在全国位居第二,但是一旦论起规上食品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论起这个指标由2018年的全国第二降为近两年的全国第五,我们就会明白,河南近些年还是在食品精细加工和适销对路方面有所欠亏。

但这基本上属于经营层面的问题——大市场就是这样,不成为大鱼和快鱼,就会被锁定于食物链的低端,被别的大鱼和快鱼吃掉;同时,它也因为竞争规则的存在而暴露出你的长处和短板:政策保护性强的,暂时或许具有发展优势,而一旦政策扶持力度弱减,凭的就是真刀真枪的竞争了,最后一定是适者生存或强者通吃,哀叹什么时运不济或转型困难,到头来都是白搭。

所以,站在融入大市场的角度,本土食品产业和企业品牌的得与失,都可以在相对论的框架下予以辩证性认知。

比如说,大市场格局下,河南延津、新蔡等地产的弱筋小麦成了茅台等众多酱酒的首选,尉氏、辉县等地种的强筋小麦已经能做面包、高档拉面,临颍、柘城等地长出的辣椒成为海底捞等火锅品牌的首选,潢川等地盛产的糯米一直都是国内速冻产业巨头们钦定的头牌,这种“优者”选“优”的市场发现机制,真正促进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品质提升和产品增值,长远去看,好处还是很多。

在种子、科研、大田、生产等方面强基础、固本源,我们是不是就能重新获得产业分化和市场竞争的优势?最怕终端削弱了,本也没固。

结合现实,我们的原粮生产和产业加工巨头的精细加工,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现在保粮食生产,实际上也是为了“稳链”“强链”和保市场。圈内朋友告诉我,这几天河南阴雨不断,全国不少地方的食品巨头都紧张兮兮地派专人赶赴河南,密切关注麦收行情。

这,已经不仅仅是政府层面关心的事情了。保粮食安全,产业链上的经营主体也有责任,南方市场早已和北方产地命运与共、唇齿相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大农产业和大食品产业一样,都有一个急遽扩展的市场在等着它。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技服务,等等,多已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近几天,全国各地的农机手汇集到河南抢收小麦,从他们可以根据小麦的成熟期而比较准确地自南向北流动作业这一点来看,这部分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甚至组织化都比较高,市场网络也构建得复杂而广泛,完全是中国农业大生产的产物。

谁都知道,大生产依赖大需求,大需求决定大市场,大市场推动大流通,而大流通的实现,则必然要扫除各类阻碍市场发展的障碍,而这,最终会推动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在未来发生大规模的变革。

这样的变革究竟会是什么?如何改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脆弱性?怎样实现中国人饭碗的长治久安?大致的目标和路径似乎都有了,但对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和“北粮南运”市场重任的河南来说,毫无疑问又有那么一些特殊性或挑战性。

因为,安民和富民,稳市场和促增长,从来都是河南人在大农产业上面临两难的选择题。我们只希望,在新的市场演化和国家战略安排下,河南人今后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多一些由市场开放带来的自信和自足,少一些困守产业的焦灼和委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