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对师德的标准和要求多面而立体,涉及品德修养、立身处世、才能学识、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且标准高、要求严,对今天的师德师风建设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作用,列以下几例说明。
2、据《汉官仪》载推荐教师的《保举状》的内容:“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
(相关资料图)
3、隐居乐道,不求闻达。
4、身无金痍痼疾三十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
5、行应四科,经任博士”。
6、据《明会典·国子监·监规》载,绳愆厅设有监丞,其监察内容:“凡教官怠于师训,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廪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
7、”还设有“集愆册”(过失登记簿),师生有过错皆“纠惩之,而书之集愆册”。
8、据明朝魏校《庄渠遗书·谕教读》称:“教读皆有成人之责,切须以身率人。
9、正心术,修孝弟、重廉耻、崇礼节、整威仪,以立教人之本”。
10、据明朝福建惠安知县的叶春及在其编修的《惠安政书》“社学篇”中对教师的要求:“所请教读,必学行兼备、端重有威生员儒士,不用罢吏及非儒流出身之官,或丁忧生员与因行止被黜者”。
11、以上例证可分析、总结古代教师的标准和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品行如“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正心术,修孝弟、重廉耻”“必学行兼备、端重有威”,说的是要注重品行,心术要正,品行要端,不与社会上坏人恶人妖人沟通、交流,不收受王侯贵族的赏赐,行为风貌要廉洁、庄重、正派、有威等。
12、(二)崇礼节如“生事爱敬,丧没如礼”“修孝弟、重廉耻、崇礼节、整威仪”,讲的就是要孝敬父母长辈,慎终追远,要兄弟和睦友善,穿戴要齐整、仪表要端方等,这也是修养、品行的外在表现。
13、(三)讲规矩如“教官怠于师训,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廪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纠惩之,而书之集愆册”“不用罢吏及非儒流出身之官,或丁忧生员与因行止被黜者”,讲的是教师如果执行师训有松懈、怠惰之过,教育工作者有违反规矩的,要被“纠举惩治”,而且要将违纪违规行为记录在《集愆册》(过失登记簿)里;被罢免和不是信奉儒家思想流派的官员、回家守孝和因行为不检点被开除、革职的工作人员,不能担任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14、这些说明,古时教师和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是要守纪律讲规矩的,选拔任用是有严格甄选标准条件的。
15、(四)有富识“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行应四科,经任博士”,讲的是教师要通晓“四书”,有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要精通、阐释知识的精微、深奥之处,还要有“行”“经”等丰富的求学、教学实践经历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