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发现楼内出现了堆物堆料,不用给物业、社区打电话,下楼扫“楼码”发个语音反映问题,社区24小时内必有回复;临街商户一开门,不用等着执法人员来检查,主动扫码登记防疫信息,自查门前三包,商户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正在全区率先探索推行“一码共治”机制。小小二维码的背后是朝阳区科技赋能文明城区创建,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缩影。
2002年,朝阳区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历经近十年努力,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2020年,朝阳区连续四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推行“一码共治”实现大数据派单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治理的好坏、文明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检验创城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左家庄街道今年全面推行“一码共治”机制,聚焦社区这个最小单元,探索基层治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型之路。
昨天上午,家住顺源里社区8号楼的张玉英发现5单元3层的楼道里有垃圾未清理,以往她都是打电话联系包片的社工反映问题,昨天她只用手机扫描了单元门口张贴的“楼码”,通过语音就把问题反映了上去,在整个反映问题的过程中,张大妈不用写地址,她扫描的“楼码”就是每栋楼的身份证,扫码直接定位。后台在接到张大妈反映的问题后,很快就进行派单,将垃圾清理干净。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基于北京市城市码建设标准,目前,左家庄街道对辖区内7个社区35个小区375栋楼1448个单元完成了“楼码”的赋码工作。每个“楼码”背后都是一本电子台账,社区管理人员通过电子台账可以全面了解包片区内住户的类型、居住人数以及每栋楼内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的信息。
左家庄街道顺源里社区党委书记王婧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4月,“一码共治”机制上线,不仅为社区工作实现了“减负增效”,也给居民带来了不少的便利。通过“社区码”“楼码”这一载体,居民可随时扫码查看居民楼信息,包括居民楼的基础信息如建设年代、产权方等,也可一键拨打居民楼各类服务管理人员电话,实现一对一的精细化服务。居民还可在“码”上反映环境卫生、停车、物业等各项诉求,后台将上报诉求定点推送到相关物业人员手中,由社区兜底督办解决。目前,通过联动临街治理商户数据,已将602家商户数据通过分类标签嵌入一刻钟服务圈,此外还嵌入了28项便民服务政策信息。
另外,除了社区楼栋的“楼码”,左家庄街道还对辖区内主要大街及背街小巷的558家商户赋码,将责任单位相关的基础数据整合汇聚,形成了三包、防疫、燃气、控烟等多维度多领域的事项清单,构建“一码共治”临街治理体系;为辖区内的商务楼宇赋“楼宇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共治共享志愿服务助力创城常态化
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效率,市民参与度同样重要。昨天早上8点,在朝阳路和定福庄北街交会路口,8名身穿湛蓝色带有毛景鸾志愿服务工作室标志服装的志愿者,手持文明引导旗帜,正在引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安全有序通过斑马线。他们中还有一些中小学生的身影,大手拉起小手,实现城市文明传承接力。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文明城区创建中来,朝阳区各街乡发挥平台作用,为创城聚人气。比如三间房地区依托毛景鸾志愿服务工作室,通过“3e通”平台广泛发动辖区青少年志愿者、楼门长及居民志愿者、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党员等群体参与创城,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文化程度。
明年底朝阳北部绿道一线串六环
昨天,市民张先生迎着和煦的秋风,骑行在树阴掩映的仰山公园附近的城市绿道上,好不惬意。这条全长9.5公里,被称作朝阳北部绿道示范段的线路今年刚刚完成,现在已经成为沿线市民骑行、漫步休闲的好去处。朝阳区大尺度绿化建设成果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市民。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礼先告诉北青报记者,近些年来,慢行系统中的城市绿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朝阳区在绿道建设方面正尝试打通公园围栏阻隔,使绿道在公园中穿行,让市民享受绿化成果。今年刚建设完成的朝阳北部绿道示范段,北起安立路与清河交界,南至望和公园北园,它串联起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仰山公园、黄草湾公园、北湖林地、望和公园等多处公园绿地和林地。
据王礼先透露,朝阳北部绿道是朝阳区规划的六大重点主题绿道之一,整体规划布局成一线串六环结构,北至温榆河公园,南至红领巾公园,西至奥森公园,东至朗园station,沿途串联起12个街乡,服务周边约62个社区,全长130.8公里,预计2023年底完成。
(文并摄/本报记者王薇)
关键词: 文明城区创建 数字化管理 朝阳区科技赋能文明城区 实现大数据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