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猴痘疫情的突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截至5月25日,猴痘疫情已影响到非洲以外的21个国家,累计报告确诊及疑似病例272例。WHO判断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猴痘疫情可能进一步扩大。猴痘病毒到底是“何方妖孽”?为何说接种了牛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个疾病?牛痘、猴痘和天花到底啥关系?猴痘会传入中国并引发疫情吗?……下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为大家揭开猴痘的“真面目”。
猴子“不背锅”猴痘哪来的?
猴痘(Monkeypox)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和西部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地区。
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中的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啮齿类动物是病毒的主要宿主。猴子并非猴痘病毒的天然宿主,因猴痘病毒最早是1958年在哥本哈根实验室的猴子中发现的,故命名“猴痘病毒”。
人猴痘病最早于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扎伊尔)发现一名9岁男孩感染。自此之后,报告的大部分病例均在刚果盆地和非洲西部的热带雨林地区,也是公认的猴痘流行区。2003年春季,美国确认出现了猴痘病例。这是在非洲大陆之外首次报告的猴痘病例,大多数患者据报与西非进口的宠物草原犬鼠有过亲密接触。
WHO发现人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而获得感染。二次传播或人际间传播因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病变或最近被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播主要通过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发生。既往未发现猴痘病毒存在性传播途径。
感染猴痘的危险性有多大?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通常为6-16天。感染者初期会出现发烧、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无力等症状。在出现发热后1-3天内,患者出现不同阶段的皮疹,经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亦可出现于生殖器上。最常见面部(95%的病例)、手掌和脚掌(75%)皮疹。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到小水疱、脓疱,约10天后结痂,约三周后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4-21天。严重病例较常见于儿童,且与病毒暴露程度、病人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为啥打天花疫苗能预防猴痘?
目前针对猴痘的治疗,主要手段就是对症支持治疗。天花疫苗、抗病毒药物和牛痘人免疫球蛋白可被用来控制猴痘病毒暴发。其中新型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已在美国和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猴痘、天花和牛痘。
接种天花疫苗已被WHO证实能有效预防猴痘,有效性约为85%。为什么打天花疫苗可以预防猴痘呢?这是因为猴痘、天花、牛痘是近亲。
猴痘病毒、天花病毒(导致天花)、牛痘病毒(用于天花疫苗)都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猴痘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致死率更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猴痘发病数量较前明显升高,部分归因于随着WHO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已在全球范围被消灭,世界各国陆续不再接种天花疫苗。
猴痘会在我国引起
大规模疫情吗?
与以往非流行国家零星出现的输入性病例不同,此次欧洲疫情出现了人际传播。但依据既往研究,猴痘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强,R0值被认为只有0.6-1.0,即使本次猴痘疫情集中出现,并不意味着猴痘病毒传染能力变强。此次欧洲流行的猴痘毒株为毒力较弱的西非毒株,虽然多国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西非毒株也存在变异,但整体来看感染者病情较轻。
中国从未有过猴痘确诊病例报道。我国已于1981年以后逐步停止接种天花疫苗,人类群体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下降的同时对猴痘的保护率也在下降。同时受到全球化及国际化的影响,随着其他国家疫情加重,我国出现猴痘输入病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但是由于国内的入境隔离政策,猴痘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就可以被发现并得到治疗,理论上很难造成国内的传播。而且,猴痘的人际传播效率较低,在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条件下才容易发生。因此,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面对面的长时间接触,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物品,就可以切断人际传播途径。
如存在可疑的高风险接触史,需要进行隔离。目前英国等一些国家建议确诊病例的高风险接触者自我隔离21天。
多数流行病学家认为,目前全球尚不需要采取广泛的严格防控措施,普通人也不需要对猴痘病毒过度担心。我们能做的,首先,尽量避免猴痘病毒疫区旅居史;在疫区避免与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发生任何密切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其次,如果身边出现猴痘患者,应避免与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使用已被污染的材料;照看猴痘患者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一直密切关注国际猴痘疫情,并做好应对输入性病例的准备,加强监测、阻断传播。回顾历史,传染病一直与人类相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利支持,人类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眼下,全球猴痘疫情仍在蔓延,我们需要做好与病毒博弈的准备,科学应对猴痘疫情的挑战。
(文/付小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